“果链”的宿命?
围绕果链企业的最被担忧之事仍是发作了。
11月8日晚间,歌尔股份(002241.SZ)发布通知布告称收到境外某大客户的通知,暂停消费其一款智能声学整机产物,估计影响2022年不超越33亿元的营业收入。
受该动静影响,歌尔股份11月9日开盘后间接触及跌停,而截至当日收盘卖一档仍有折合62亿元市值的299.6万手卖单欲争相而逃。
市场多个动静源指出,被上述“大客户”所暂停的产物,恰是歌尔股份存有较大依赖的苹果公司旗下Airpods无线耳机,而遭遇“砍单”的原因,则疑似指向了其产物的良率瑕疵。
此次砍单风波之所以备受存眷,在于其引发了市场对歌尔股份生长性甚至若何守住苹果存量订单的担忧——在歌尔股份2021年高达782.21亿元的收入中,近5成均来自疑似为苹果公司的“客户一”。
“目前只是应需求暂停客户的一款产物,其他产物的项目仍在一般开展合做。”歌尔股份对信风(ID:TradeWind01)回应称。
另有揣测认为,歌尔股份“丧失”的订单可能被立讯细密、瑞声科技所抢食。
其实早在该事务“落地”前,亦有类似动静在市场间传播,但歌尔股份对此迟迟未做明白回答,而现在似乎有所“迟来”的告知也让其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备受争议。
“公司严酷按信披要求履行披露义务。”歌尔股份对信风如斯回应称;但即使如斯,仍然有很多机构投资者似乎提早“嗅到”风声停止了减仓。
值得一提的是,歌尔股份先前分拆并运做创业板IPO的旗下子公司歌尔微固然刚刚完成过会,但其后续的注册能否会受该事务影响的不确定性也在升温——与歌尔股份一样,歌尔微的之一大客户同样是苹果公司,2021年从苹果处获得收入达17.68亿元,收入占比超越一半。
事实上,业内关于歌尔股份所代表的“果链”企业对苹果高度依赖所折射出的业绩懦弱性讨论早已有之,它们若何开拓更多潜在客户或通过营业多元化来进步本身的抗风险才能,可能会成为一个持久且困难的命题。
或缘于良率瑕疵
“近日收到境外某大客户的通知,暂停消费其一款智能声学整机产物。目前与该客户的其他产物项目合做仍在一般开展。”做为昔日千亿声学组件龙头的歌尔股份11月8日晚间突然发布的一则“砍单”讯息在市场间引起轩然 *** 。
因为市场遍及认为,那一并未被明白的“境外大客户”恰是其所重度依赖的苹果公司。
“此产物可能是Apple的AirPods Pro 2,歌尔股份暂停消费较可能是因为消费问题,而非需求问题。”天风国际电子行业阐发师郭明錤在社交平台中暗示。
据歌尔股份预测,此次事务对2022年收入的影响将不超越33亿元,占上一年度收入的4.2%。“该事项对公司运营业绩的影响仍在评估中。公司将尽快鞭策相关评估工做,并根据相关法令律例的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歌尔股份暗示。
2021年,歌尔股份智能声学整机营业收入为302.97亿元,那意味着上述“被砍”的订单规模约占歌尔股份该项营业的非常之一。
有市场阐发人士指出,该消费问题疑似指向产物的良率造假。该目标是产物品量的包管,良率越高则代表产物的量量越好。
“苹果ECN发现歌尔AirPods不良率造假三年,歌尔正在挽回,但那是踩到苹果红线。”坊间一则市场动静如斯指出。
“苹果对良率的要求很高,但是价格又压的很低,现有的价格系统下代工场难以实现那一良率程度,就会呈现良率造假,该情况在业内也较为遍及。”一位消费电子行业阐发人士阐发称。
歌尔股份对此并未给出明白回答,其对信风(ID:TradeWind01)暗示:“相关事项以公司通知布告为准,收集上的一些传言还请您留意鉴别。”
有人欢喜有人愁。
在歌尔股份订单流失的背后,亦有阐发认为相关智能声学整机产物的订单可能被立讯细密、瑞声科技等同类企业所“截胡”。
郭明錤对此指出,瑞声科技其实不负责整机组拆,此次事务与其并没有关系,而若由立讯细密承担那一份额,则其第四时度将间接增加约30亿元的收入。
从营业构造看,瑞声科技的声学营业次要聚焦MEMS麦克风,而非整机产物,此次订单流向瑞声科技的可能性或许相对有限。
比拟之下,已从消费电子零部件、模组晋级至整机系统的立讯细密,或许可以在此次订单风波中获取更多优势。
信披争议背后的减持与“按兵”
早在歌尔股份官宣之前,客户流失传说风闻就不断在市场上空盘旋。
信风留意到,早在2022年10月底,有关歌尔股份遭遇大客户退订营业的动静就市场中传播,但歌尔股份彼时却并未做出更多回应或廓清。
现在的靴子落地,无疑让前期“杜口不言”的歌尔股份信息披露及时性遭到了更多量疑。
“那个动静之前就在市场中传播了,但歌尔不断没有回应详细的情况和进度。”北京一家私募机构投资司理暗示:“其实丧失订单也好,是良品率出的问题也罢,那么大笔营业的流失显然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工作,中间必定会有会谈、协商的过程,但那中间歌尔并没有向市场停止过解释,哪怕是廓清。”
亦有阐发人士认为,因为该事务产生的市场影响较大,歌尔股份理应做出更多解释,并对营业影响做出更详尽的预判。
“究竟结果是一家果链龙头,那种营业的去留关于公司甚至行业都有比力大的影响,歌尔应该更详细的解释一下那件事的原因,或者廓清一下能否和良率有关。”
歌尔股份似乎其实不认为本身的信披存在问题。其11月9日向信风回应称:“公司严酷按信披要求履行披露义务。”
但与那一亮相相悖的是,很多机构已在该事务官宣前施行了“精准出逃”。
从持仓情况来看,包罗易方达、东方资管、宝盈等机构旗下产物在2022年三季度呈现大幅减持。
截至2022年上半岁暮,易方达、东方红、宝盈旗下持有歌尔股份的基金产物别离有34只、20只、17只;但到三季度末,已降至7只、5只、10只,持仓比例也从此前的2.63%、0.70%、0.46%,别离降至1.81%、0.10%、0.41%。
不外也有部门基金产物仍在在歌尔股份中有较多设置装备摆设。
截至2022年三季度,易方达冯波办理的4只公募仍合计持有歌尔股份5349.65万股、合计持股比达1.78%;华夏的郑煜旗下2只基金合计持有歌尔股份336万股,持仓比达0.11%。
果链的“懦弱性”难题
做为消费电子范畴的声学组件龙头,歌尔股份与苹果公司的合做最早可逃溯至2010年,陪伴着挪动手机渗入率的进步,歌尔股份也在苹果等大客户的带动下开启了业绩起飞之旅。
从2012年到2021年的9年时间,歌尔股份从72.53亿元增长至782.21亿元,增长超越10倍。
但因为智妙手机市场集中度的进步,做为歌尔股份的“含果量”也在曲线攀升,其2016年来自苹果公司的收入仅为51.61亿元,占比仅为26.76%;但到2020年其源自苹果的收入到达了277.60亿元,收入占比更是接近一半。
需要强调的是,歌尔股份对苹果的依赖其实不行于母公司层面。本年10月,歌尔股份分拆旗下处置MEMS传感器及微系统模组营业的子公司歌尔微赴创业板IPO并获得过会,但截至目前该公司还尚未向 *** 提交注册申请。
招股书显示,歌尔微2021年来自苹果公司的收入达17.68亿元,占比达52.81%;而歌尔股份此次与苹果公司之间的“退订风波”能否可能也会对歌尔微的相关营业产生构成潜在冲击并对其IPO形成影响,那一不确定性正在悄悄提拔。
在业内看来,歌尔股份所代表的“果链”企业固然近年来在消费电子的高增长周期下获得带动,但其客不雅存在的大客户依赖问题,仍然是本身难以脱节的懦弱性魔咒。
“国内大都手机供给商企业的优势是规模化量产叠加成本优势的成果。即在包管量产物量的前提下可以包管必然的价格优势。”上述私募机构投资司理指出,“但目前‘果链’企业的问题之一是智妙手机的渗入率可能正在日趋饱和,行业内卷水平加深,手机厂商出于利润考虑会起头进一步控造成本,进而那种压力会传导至上游。”
“就是前期靠那个赚取了超额收益,但后期大行业呈现逆转后,一些潜在的问题会逐步的表露出来。”上述投资司理暗示。
事实上,歌尔股份已不是之一家呈现大客户风险的“果链”企业。早在2021年3月,欧菲光(002456.SZ)颁布发表与实为苹果的“境外特定客户”末行合做,成为近年来“果链”企业大客户风险表露的重要标记。
自从被踢出“果链”后,欧菲光不只面对收入缩水的压力,并且尔后还频频计提大额减值。
2021年,欧菲光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别离为228.44亿元、-25.25亿元,前者同比下降了52.75%,后者吃亏扩大了34.99%。
到了2022年前三季度,欧菲光的收入同比进一步下滑37.06%,并呈现了32.81亿元的吃亏,同期还累计计提了14.96亿元的资产减值筹办。
根本面的“坠落”让欧菲光的二级市场价格遭受重创,其从2020年7月的更高点至今市值蒸发超越500亿元。
不外也其实不能将歌尔股份与欧菲光停止简单的类比。原因在于欧菲光的暴雷始于与苹果公司合做的全面末断,而目前歌尔股份流失的营业仅限于某一特定产物,但现在围绕在歌尔股份周遭的严重气氛也恰好指向了市场的另一潜在担忧——耳机营业的退单风险能否会向其他营业进一步蔓延。
事实上,歌尔股份近年来毛利率已在消费电子的“内卷”趋向下大幅下滑。
数据显示,歌尔股份的毛利率从2012年的25.79%降至2021年的14.13%,9年间缩水了11.49个百分点;其2021年的销售净利率仅为5.51%,较9年前同样下滑了7.22个百分点。
“歌尔股份固然纷歧定会成为欧菲光第二,但是还想连结目前在苹果系统中的地位难度较高。”上述电子行业阐发人士指出。“苹果公司的末端售价并未发作大幅降价,但却在不竭挤压代工场的利润份额,招致代工场的盈利空间越来越小。”
事实上,欧菲光、歌尔股份等“果链”企业并不是没有意识到依赖“果链”的潜在危险,但那条路似乎也是知易行难。
为了脱节对苹果等大客户的依赖,欧菲光、歌尔股份等果链企业近年来也在积极规划多元化营业,例如欧菲光就在智能汽车、VR/AR等范畴有所发力,2022年上半年,其智能汽车产物收入为5.96亿元,占比仅为7.66%。
歌尔股份也于数年前就对VR/AR、可穿戴、家用电子游戏机等各类智能硬件停止规划,该营业板块2022年前三季度已创收435.52亿元,同比增长了95.87%,占总收入比重为58.73%。
“歌尔仍是应该看好,VR、AR、TWS,次要代工都是它。”上述消费电子行业阐发人士对信风暗示。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比拟于供给核心末端厂商所获得的海量收入,立异类营业的天花板大多有限,难以实现对原有营业规模的有效替代。
“本来的产能恒定在一个量级上,新的营业即使转型立异出来,也很难维持‘果链’形态下的规模,与之对应的业绩下行、资产减值都需要时间消化。”上述投资司理坦言,“除非行业有新的末端硬件替代潮呈现,不然‘成也龙头,败也龙头’很可能会成为那类企业的‘宿命’。”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